首页 > 诗文 > 佚名的诗 > 东门行

东门行

[两汉]:佚名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东门行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刚才出东门的时候,就不想着再回来了。

回到家进门惆怅悲愁。

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回过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

拔剑出东门,孩子的母亲牵着衣服哭泣说:

“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吃粥。

在上有青天。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现在这样做不对!”

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我已见白发脱落了,这种苦日子谁知还能够活几天?”

注释

东门行:乐府古辞,载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中。东门:主人公所居之处的东城门。

顾:念。不顾归,决然前往,不考虑归来不归来的问题。不归:一作“不愿归”。

来入门:去而复返,回转家门。

怅:惆怅失意。

盎(àng):大腹小口的陶器。

还视:回头看。架:衣架。

“拔剑”句:主人公看到家中无衣无食,拔剑再去东门。

儿母:孩子的母亲,主人公的妻子。

他家:别人家。

哺糜(bǔmí):吃粥。

用:为了。仓浪天:即苍天、青天。仓浪,青色。

黄口儿:指幼儿。

⒀今非:现在的这种冒险行为不对头。

⒁咄(duō):拒绝妻子的劝告而发出的呵叱声。

⒂行:走啦!

⒃吾去为迟:我已经去晚啦!

⒄下:脱落。这句说:我头上常脱落白发,这苦日子难以久挨下去。

参考资料:

1、余冠英.乐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第二版):31

东门行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宦官当权,当时首都的贵人们衣服、车马、装饰、庐舍全都讲究豪华;而农民却丰年不得饱食,饥荒年头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许多人沦为奴隶,时有暴动发生。《东门行》里的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生的。

参考资料:

1、吕晴飞 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90-91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 ► 佚名的诗(421篇)

猜你喜欢

次韵王鸥盟秋日郊居即事

宋代杨冠卿

松菊依然绕旧庐,西风归兴动鲈鱼。

归来有酒辄成醉,旋摘秋园雨后蔬。

陈仲怡刺史留饮寓斋看灯屏同李蘧门作

清代吴敬梓

烟绡雾縠称丝绝,中含火齐光皎洁。鲸鱼鳞甲动蚖膏,秀华掩映管弦咽。

风流太守解组归,爱客开樽灯月煇。灭烛留髡客不去,不知门外雪霏霏。

次韵玉汝谢橘

明代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渐深。收子未储千颗玉,封侯宁抵万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馈燕南岁岁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树不同林。

赠龄首座主庵 其五

宋代释慧空

说圆不觉拖泥水,立悟分明落二三。要得不移毫发许,宝云山里宝云庵。

马腾

元代宋无

桃李宫城近,偏承雨露恩。

至今耕种地,一半作花园。

药王庙二首 其二

弘历

当年阶下有丰碑,持去谁将镇石为。闻是椓人留姓氏,长绳百尺拽诚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