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于濆的诗 > 古宴曲

古宴曲

[唐代]:于濆

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古宴曲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羽扇在蓬莱宫中收起,朝车从京城大道返回。

深院聚集着嘶鸣骏马,说要宴饮在王宫豪宅。

燕地美女捧酒杯侍奉,发髻低垂似娇羞无力。

十户农民手脚磨出茧,只能挣来凤凰钗一只。

高楼上凭栏一同下望,日照罗衣华艳的颜色。

嬉笑着手指砍柴的人,不信他们也生在中国。

注释

雉(zhì)扇:即“雉尾扇”,用野鸡毛做成的宫扇,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合:闭合,收拢。蓬莱:唐宫名,原名大明宫。

朝车:古代君臣行朝夕礼及宴饮时出入用车。紫陌:指京师郊野的道路。

金张:汉时金日磾(dī)、张安世二人的并称。二氏子孙相继,七世荣显。后因用为显宦的代称。

燕娥:燕地的美女,指侍女。奉:通“捧”。卮(zhī)酒:犹言杯酒。

低鬟(huán):犹低首,低头。用以形容美女娇羞之态。

胼胝(pián zhī):手掌脚底因长期劳动摩擦而生的茧子。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一作“罗绮”。

负薪:背负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

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82-783

古宴曲创作背景

  于濆生活在社会下层,对于当时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现实有深刻的体会,在其作品中,往往通过强烈的对比手法对这一主题进行集中的反映。在他存世不多的诗篇中,大部分都触及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古宴曲》即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参考资料:

1、沈文凡 牛菲.晚唐于濆诗歌创作简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 25:71-74

于濆简介

唐代·于濆的简介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 于濆的诗(50篇)

猜你喜欢

桂轩辞二章 其一

元代杨维桢

桂树丛生兮轩之阳。沐雨露兮含风霜。王孙不归兮春草歇而不芳。轩中之人兮寿而康。

折琼枝以为佩兮餐金粟以为粮。轩中之乐兮乐无央。

偈颂十一首

宋代释了演

时当亚岁,节届书云。

不萌枝上唤春归,无影树头增秀色。

弋阳道中望圭峰诸山

明代吴与弼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欢。但惜世无摩诘手,不能移向画图看。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 其七

唐代康有为

国土同孤注,君王类置棋。金轮篡唐日,叔带乱周时。

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人谋虽欲盗,天命岂能违。

八声甘州•秋怨和柳七韵

清代彭孙遹

点清霜、一夜渡河来,木叶竦高秋。最伤心时候,西风旅梦,残月江楼。

何事南来北往,行役不知休。回首当年事,飙散云流。

南窗遗教为刘道亨编修赋

明代程敏政

南窗人去几朝昏,遗墨能看一卷存。素楮装潢皆手泽,缥囊舒卷半啼痕。

后生继述心良苦,先达流传道可尊。风散芸香沾剩馥,春回兰玉长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