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韩偓的诗 > 三月

三月

[唐代]:韩偓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三月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辛夷花刚刚凋谢,小桃花又接续开放了。三月三踏青过后,直到清明前.

三月里的这段日子,正是四季里最美好的时节,可是年少青春却一去不返。

当此之时,遥远的吴地,江流入海,长安汉家陵墓春草连天,惹人肠断。

新愁旧恨萦绕心头,自知无法消除,还得在邻家酒瓮旁烂醉而眠。

注释

辛夷:一种香草。

谢:凋谢。

发:开发。

蹋青与寒食是古代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汉陵:汉陵,即西汉历朝帝王的陵墓,在陕西成阳北原(亦称五陵原)。

瓮:酒瓮。

参考资料:

1、杨刚编.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浙江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第1400页

三月创作背景

  天佑四年(907),先后杀害唐绍宗和末代皇帝唐哀帝的地方军阀朱温篡唐,建国号曰“梁”。时为昭宗重臣的韩偓此前早已被排挤出唐朝,《三月》一诗,当时他晚年流寓福建所作。

参考资料:

1、李元洛.《唐诗三百首》:岳麓书社,2013-1-1:160

韩偓简介

唐代·韩偓的简介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 韩偓的诗(316篇)

猜你喜欢

浣溪纱 连昼蒙霾高卧无绪,素友快递蟹笥,地址有误几未果收,仍倚前调

幻庐

漠漠重霾閟晓阴,凝弦恁会子期心。为迷三径一时寻。

濡沫潮横思可听,剔黄月满慰初噙。潜移清寂午将深。

题卢益脩画水仙花

元代柯九思

煖琼柔翠晓慵妆,香损鸳鸯瓦上霜。帝子愁多春梦远,佩摇明月近潇湘。

杂兴

宋代陆游

扁舟夜载石帆月,双屦晓穿天柱云。

八十老翁能办此,不须身将渡辽军。

送宽堂赴南外判宗

宋代释居简

教欲明南国,无如小召公。埙篪后先奏,鲁卫古今同。

特操银潢远,清班玉笋空。洛阳潮雪外,脚脚是华风。

以台柑寄漫塘报以诗用韵谢之

宋代王遂

屈平作颂独称渠,曾此西山立丑懦。

君子得舆知有待,高林硕果未尝无。

灯下偶书

清代郑孝胥

新凉有味在秋灯,悦耳风蝉得未曾。祇蹈贪凉宜蚤睡,因凉引睡却堪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