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
[宋代]:苏轼
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
功名真已矣,归计亦悠哉。
今日风怜客,平时浪作堆。
晚来洪泽口,捍索响如雷。
过淮山渐好,松桧亦苍然。
蔼蔼藏孤寺,冷冷出细泉。
故人真吏隐,小槛带岩偏。
却望临淮市,东风语笑传。
回首濉阳幕,簿书高没人。
何时桐柏水,一洗庾公尘。
此去渐佳境,独游长惨神。
待君诗百首,来写浙西春。
好在長淮水,十年三往來。
功名真已矣,歸計亦悠哉。
今日風憐客,平時浪作堆。
晚來洪澤口,捍索響如雷。
過淮山漸好,松桧亦蒼然。
藹藹藏孤寺,冷冷出細泉。
故人真吏隐,小檻帶岩偏。
卻望臨淮市,東風語笑傳。
回首濉陽幕,簿書高沒人。
何時桐柏水,一洗庾公塵。
此去漸佳境,獨遊長慘神。
待君詩百首,來寫浙西春。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明代:
林荐
愿续当年李侍郎,遗言谢世报高皇。独怜一片忠贞骨,不死沙场死法场。
願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明代:
黄廷用
朔风一阵胡沙起,誓死烽烟欲报恩。拔剑长驱抵绝漠,鸣弓射兽献辕门。
朔風一陣胡沙起,誓死烽煙欲報恩。拔劍長驅抵絕漠,鳴弓射獸獻轅門。
明代:
梁兰
儿曹远近俱儒仕,一在筠州一阆州。两地行程非可约,片时归计似同谋。
且从除夕尝家酝,莫问新年买客舟。代际唐虞各努力,老夫白首自无忧。
兒曹遠近俱儒仕,一在筠州一阆州。兩地行程非可約,片時歸計似同謀。
且從除夕嘗家醞,莫問新年買客舟。代際唐虞各努力,老夫白首自無憂。
明代:
张天赋
扫却苍苔坐满矶,青山绿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饮,莫惹红尘两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归酩酊过湖西。夕阳牧笛声嘹亮,惊起寒鸦古木啼。
掃卻蒼苔坐滿矶,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