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
[宋代]:苏轼
夷陵虽小邑,自古控荆吴。
形胜今无用,英雄久已无。
谁知有文伯,远谪自王都。
人去年年改,堂倾岁岁扶。
追思犹咎吕,感叹亦怜朱。
?时朱太守为公筑此堂。
?旧种孤楠老,新霜一橘枯。
清篇留峡洞,醉墨写邦图。
?三游洞有诗,《夷陵图》后有留题处。
?故老问行客,长官今白须。
著书多念虑,许国减欢娱。
寄语公知否,还须数倒壶。
夷陵雖小邑,自古控荊吳。
形勝今無用,英雄久已無。
誰知有文伯,遠谪自王都。
人去年年改,堂傾歲歲扶。
追思猶咎呂,感歎亦憐朱。
?時朱太守為公築此堂。
?舊種孤楠老,新霜一橘枯。
清篇留峽洞,醉墨寫邦圖。
?三遊洞有詩,《夷陵圖》後有留題處。
?故老問行客,長官今白須。
著書多念慮,許國減歡娛。
寄語公知否,還須數倒壺。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明代:
陈墀
轺车两度海之涯,历历云山眺望赊。鬟髻短裙归洞女,蓬门矮屋卖盐家。
半生不愧关西节,万顷还乘博望槎。赢得耕农笑相迓,道傍争献长官茶。
轺車兩度海之涯,曆曆雲山眺望賒。鬟髻短裙歸洞女,蓬門矮屋賣鹽家。
半生不愧關西節,萬頃還乘博望槎。赢得耕農笑相迓,道傍争獻長官茶。
:
丁澎
郎采花。妾采花。郎指阶前姊妹花。道侬强是他。
红薇花。白薇花。一树开来两样花。劝郎莫似他。
郎采花。妾采花。郎指階前姊妹花。道侬強是他。
紅薇花。白薇花。一樹開來兩樣花。勸郎莫似他。
清代:
毛奇龄
正河阳花满。秋水芙蓉,艳红如剪。赘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题诗齐苑。
喜今日、光生银管。古署催妆开锦席,看一堂、紫罽铺香软。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豔紅如剪。贅婿淳于千裡至,早已題詩齊苑。
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
:
黄侃
又是斜阳催客去。衰柳寒芜,细认同来处。满载秋情兼别绪。
无言自向天涯路。
又是斜陽催客去。衰柳寒蕪,細認同來處。滿載秋情兼别緒。
無言自向天涯路。
金朝:
李俊民
朝醒暮醉几时休,鸡黍人家见客留。闻道曲生行处有,西村明日趁扶头。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