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其一
[金朝]:元好问
君性我所谙,我心君所知。凡我之所短,君亦时有之。
谋事恨太锐,临断恨太迟。持论恨太高,徇俗恨太卑。
人道自近始,贫富理不齐。君自不得饱,欲疗何人饥。
乞醯乞诸邻,圣哲有明讥。被发救乡人,智者所不为。
且如与人交,交有非所宜。白黑不复择,豁豁倾心脾。
汎爱岂不可,后悔终自贻。又如与人言,宁复无失辞。
刺口论成败,白眼谈歌诗。世故彀黄閒,能不发其机。
闻君作损斋,似觉豪华非。惩忿与窒欲,百年有良规。
与子各努力,岁晚以为期。
君性我所谙,我心君所知。凡我之所短,君亦時有之。
謀事恨太銳,臨斷恨太遲。持論恨太高,徇俗恨太卑。
人道自近始,貧富理不齊。君自不得飽,欲療何人饑。
乞醯乞諸鄰,聖哲有明譏。被發救鄉人,智者所不為。
且如與人交,交有非所宜。白黑不複擇,豁豁傾心脾。
汎愛豈不可,後悔終自贻。又如與人言,甯複無失辭。
刺口論成敗,白眼談歌詩。世故彀黃閒,能不發其機。
聞君作損齋,似覺豪華非。懲忿與窒欲,百年有良規。
與子各努力,歲晚以為期。
唐代·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 元好问的诗(549篇) 〕
明代:
梁以壮
万事从中来,有酒可解忧。云烟变倏忽,微阳照西楼。
步兵乞校尉,供奉市上留。人前趋不急,风尘伤貂裘。
萬事從中來,有酒可解憂。雲煙變倏忽,微陽照西樓。
步兵乞校尉,供奉市上留。人前趨不急,風塵傷貂裘。
明代:
董其昌
曾从朝隐识星精,亥字今看乐寿并。绛帐每听堂后曲,朱颜方酿雉头羹。
时逢尧舜宁虚贵,归事羲皇好达生。世出世间多胜业,幔亭何必减蓬瀛。
曾從朝隐識星精,亥字今看樂壽并。绛帳每聽堂後曲,朱顔方釀雉頭羹。
時逢堯舜甯虛貴,歸事羲皇好達生。世出世間多勝業,幔亭何必減蓬瀛。
明代:
王缜
寒暑相催似转车,梅花消息到天涯。九霄雷动山川肃,万壑烟迷岐路叉。
人向中星占岁运,春随甘雨换年华。善言赢得水灾沴,四海升平是一家。
寒暑相催似轉車,梅花消息到天涯。九霄雷動山川肅,萬壑煙迷岐路叉。
人向中星占歲運,春随甘雨換年華。善言赢得水災沴,四海升平是一家。
清代:
赵函
无端抹尽白门烟,衰丑如斯祇自怜。入世茫然同槁木,阅人多矣是寒蝉。
楼头只挂青天月,水畔间思碧玉年。蕉萃一生缘底事,江潭照影尚缠绵。
無端抹盡白門煙,衰醜如斯祇自憐。入世茫然同槁木,閱人多矣是寒蟬。
樓頭隻挂青天月,水畔間思碧玉年。蕉萃一生緣底事,江潭照影尚纏綿。
唐代:
张祜
蜀国僧吹芦一枝,陇西游客泪先垂。
至今留得新声在,却为中原人不知。
细芦僧管夜沈沈,越鸟巴猿寄恨吟。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遊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明代:
桂彦良
蛟龙作云雨,蜉蝣出以阴。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书,壁挂无弦琴。希贤复希圣,视古犹视今。
蛟龍作雲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挂無弦琴。希賢複希聖,視古猶視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