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宋代]: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曲折的水岸边露出旧日水涨淹没时留下的河床痕迹,稀疏的林木倾倒在地,露出如霜般白的树根。

一叶扁舟飞快地划着桨,它将要飘去哪里呢?应该是回到江南的黄叶村。

人们利用斧头常年不息地砍伐山上的树木,再也难见那龙蛇般蜿蜒的百尺身姿。

如果不是这里山险滩急,少人来往,树一旦被砍,就没有人知道,这原是猿猴栖息的树枝。

注释

李世南:字唐臣,安肃(今河北徐水)人,工画山水。

落涨痕:涨水后水落留下的痕迹。

欹倒:倾倒。

扁舟:一本作“浩歌”。棹:形状如桨的划船用具。

创:砍掉。夷:削平。指对于林木的伤害。

成:一本作“会”。

参考资料:

1、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225-226

2、作品白话译文内容由朝阳山人编辑提供.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前后,当时苏轼任翰林学士,与宣德郎李世南同在汴京。李世南善画,作“秋景平远”图,诗人为其画题了二首七绝。一说题了三首,今存者二首。

参考资料:

1、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225-226

2、胡国瑞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33-434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送汪佥事之湖南三首 其一

明代陆粲

分司冠动神羊影,江渚舟冲白鹭群。见说武昌风日好,楚王宫殿蔼晴云。

过盖竹作二首 其一

宋代朱熹

二月春风特地寒,江楼独自倚栏干。个中讵有行藏意,且把前峰细数看。

过韩氏庄登小阁 其二

宋代释道潜

玉秀兰芬好弟昆,时来挟册视田园。囷场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

诗偈 其一五九

唐代庞蕴

尘六门前唤,无情呼不入。二彼总空空,自然唇不湿。

从此绝因缘,葛五随缘出。惟有空寂舍,圆八同金七。

写怀

明代张羽

心上无俗事,禅余只好吟。

命穷甘白屋,身健直黄金。

南岳道中二首

宋代汪元量

夜来大醉别衡阳,今日长吟下楚湘。

翠藻青苹鱼市井,白苹红蓼雁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