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孟浩然的诗 > 舟中晓望

舟中晓望

[唐代]: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舟中晓望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扬帆起航,远望东南方向,高山水乡还很遥远。

卦象显吉,宜于远航。那就高兴地趁好日子乘风破浪前进吧。

若要问我现在要去哪里?我要到天台山观赏石桥。

朝霞映红的天际璀璨美丽,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

注释

晓:早上,早晨。望,遥望,远望。

挂席:挂帆,扬帆。

水国:犹水乡。

遥:遥远。

舳舻(zhú lú):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

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

接:靠近,挨上。

风潮:狂风怒潮。

今何适:现在到哪儿去。

”天台“句: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据《太平寰宇记》引《启蒙注》:“天台山去天不远,路经油溪水,深险清冷。前有石桥,路径不盈尺,长数十丈,下临绝涧,惟忘身然后能济。济者梯岩壁,援葛萝之茎,度得平路,见天台山蔚然绮秀,列双岭于青霄。上有琼楼、玉阙、天堂、碧林、醴泉,仙物毕具也。”访,造访,参观。

霞色:云霞的颜色。

赤城: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

参考资料:

1、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3月第2版

舟中晓望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32年)。诗人孟浩然沿曹娥江、剡溪登天台山,写下了诗篇《舟中晓望》。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7-88

孟浩然简介

唐代·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 孟浩然的诗(286篇)

猜你喜欢

奉家兄里门来书二首 其一

清代金应澍

字字披肝意倍亲,开缄尚喜墨痕新。深规后辈谋偏远,勉绍先型志好伸。

千古功名犹易得,一家孝友最难真。渭阳忽忆平津馆,宅相还欣有替人。

萧萧

郭步韫

萧萧木叶下园林,摇落偏惊抱恨心。老去不嫌青鬓改,愁多翻爱素帏深。

菊当九日凌霜健,虫避西风隐壁吟。正是夜来愁伏枕,谁家月下击清砧。

郊行即事

清代王兆升

奉命筹军国,非关玩物华。新凉犹未至,馀暑正方赊。

鸣骑依残渡,行旌带晚霞。无劳呵殿急,恐警野人家。

诗偈 其一五九

唐代庞蕴

尘六门前唤,无情呼不入。二彼总空空,自然唇不湿。

从此绝因缘,葛五随缘出。惟有空寂舍,圆八同金七。

三月十八日水滨閒步 其二

明代杨慎

杨林今日是昭关,白首拘留未得还。渔父浣纱浑不见,断肠今古泪潺湲。

感怀冬夜

明代赵迪

穷冬天地闭,积雪暗河关。身世随孤雁,家林隔万山。

江声回积梦,灯影对愁颜。遥夜心千里,萧萧两鬓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