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欧阳修的诗 >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

[宋代]: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鸟儿恋着故乡呜叫不止,公主在悲笳声中远嫁万里。

墓草青青魂魄再不能回来,青苍苍的山崖上,为谁留下了手迹。

美貌的女子自古受到容颜的牵累,高官厚禄的人有几个考虑国家生计。

行路的人到这里白白地叹息,山崖上花开草长随着季节交替。

注释

崇(chóng)徽公主: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以崇徽公主嫁其可汗。据《唐会要》卷六载:“公主,仆固怀恩女,大历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出嫁回鹘可汗。”

手痕:指崇徽公主手痕碑,在今山西灵石县。相传公主嫁回纥时,道经灵石,以手掌托石壁,遂留下手迹,后世称为手痕碑,碑上有唐人李山甫《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诗刻石。

韩内翰:韩绛,内翰指翰林学士。

啁啾(zhōu jiū):鸟鸣声。

笳(jiā):古代一种管乐器,即胡笳,从塞北和西域一带传入中原。因其声悲咽,故称悲笳。

青冢(zhǒng):传说王昭君之墓长年长满青草,故名之“青冢”。这里用来代指崇徽公主之墓。

翠崖遗迹:指崇徽公主手痕。

玉颜:代指美丽的女子。

肉食何人:肉食人,居官享俸者。

参考资料:

1、马东瑶编著.古典诗词鉴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12:41

2、陶文鹏主编.历史爱国诗歌选译: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02月:270-271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年),时欧阳修在汴京任职。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正是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期,统治者对内统治严酷,而边境却军备废弛,受到东北部契丹和西北部西夏的不断侵扰。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这样一曲饱蕴愤懑之情的悲歌。

参考资料:

1、丁功谊,刘德清编著.欧阳修诗评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03:247-248

2、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欧阳修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3:24-25

欧阳修简介

唐代·欧阳修的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 欧阳修的诗(1122篇)

猜你喜欢

宇文子贞至驿为松江诸邑田粮事赋古诗二章增之

元代孙华孙

朝行谷水东,暮行谷水西。

谷水日日流,驿舟日日来。

不碍云山

宋代胡仲弓

赢得工夫看好山,吟魂飞不到人间,

白云本是无心物,才得身高便可攀。

和陶诗二首 其一

明代桂彦良

蛟龙作云雨,蜉蝣出以阴。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书,壁挂无弦琴。希贤复希圣,视古犹视今。

颂古一百则

释正觉

丝纶降,号令分,

寰中天子,塞外将军。

移竹

宋代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警世

近现代林豪

黑心人有马儿骑,岂可人无得意时。怕者不来来不怕,疑人莫用用不疑。

虾蟆想吃天鹅肉,老虎要吞蝴蝶儿。善恶到头终有报,得便宜是失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