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欧阳修的诗 >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

[宋代]: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鸟儿恋着故乡呜叫不止,公主在悲笳声中远嫁万里。

墓草青青魂魄再不能回来,青苍苍的山崖上,为谁留下了手迹。

美貌的女子自古受到容颜的牵累,高官厚禄的人有几个考虑国家生计。

行路的人到这里白白地叹息,山崖上花开草长随着季节交替。

注释

崇(chóng)徽公主: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以崇徽公主嫁其可汗。据《唐会要》卷六载:“公主,仆固怀恩女,大历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出嫁回鹘可汗。”

手痕:指崇徽公主手痕碑,在今山西灵石县。相传公主嫁回纥时,道经灵石,以手掌托石壁,遂留下手迹,后世称为手痕碑,碑上有唐人李山甫《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诗刻石。

韩内翰:韩绛,内翰指翰林学士。

啁啾(zhōu jiū):鸟鸣声。

笳(jiā):古代一种管乐器,即胡笳,从塞北和西域一带传入中原。因其声悲咽,故称悲笳。

青冢(zhǒng):传说王昭君之墓长年长满青草,故名之“青冢”。这里用来代指崇徽公主之墓。

翠崖遗迹:指崇徽公主手痕。

玉颜:代指美丽的女子。

肉食何人:肉食人,居官享俸者。

参考资料:

1、马东瑶编著.古典诗词鉴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12:41

2、陶文鹏主编.历史爱国诗歌选译: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02月:270-271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年),时欧阳修在汴京任职。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正是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期,统治者对内统治严酷,而边境却军备废弛,受到东北部契丹和西北部西夏的不断侵扰。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这样一曲饱蕴愤懑之情的悲歌。

参考资料:

1、丁功谊,刘德清编著.欧阳修诗评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03:247-248

2、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欧阳修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3:24-25

欧阳修简介

唐代·欧阳修的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 欧阳修的诗(1122篇)

猜你喜欢

怀来城逢四明吕二山人二首 其二

明代杨巍

南国乱不止,客心其柰秋。一身来万里,避地独登楼。

燕树著霜变,羊河抱郭流。明年与尔去,沧海老渔舟。

应天长·萱堂积庆

两汉佚名

萱堂积庆,桂苑流芳,于门瑞蔼佳气。正属仲秋弥月,称觞对此际。西王母、来人世。拥佩从、尽皆珠翠。彩庭下,争看蓝袍,衬斑斓戏。富贵有谁同,四德躬全,五福由来备。况善断机迁教,轲亲实无异。看看仕无淹滞。即召入、佐君经济。愿延寿,鸾轴金花,年年加赐。

强酒

唐代白居易

若不坐禅销妄想,即须行醉放狂歌。
不然秋月春风夜,争那闲思往事何。

湘江清十首 其二

明代邓云霄

枉渚簇兰芽,人家半钓家。炎天飞片雪,白鸟落平沙。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唐代徐铉

满卷文章为世重,出尘心迹少人同。

腾腾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觉梦中。

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宋代王安石

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

白鹤静无匹,红鹤喧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