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千秋岁·次韵少游

千秋岁·次韵少游

[宋代]:苏轼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千秋岁·次韵少游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未老而身已退居在天外孤岛上。腰间佩戴金色的玉饰泠泠作响;金黄色的腰带色彩浓艳。夕阳正斜照着万里之外的汴京城。

路途遥远,谁说还能见到汴京城。我的罪孽深重,但皇帝能给予宽恕。君王之命很重,不可违背;我的节操依然保持着。大概能期望君王赐予赦免的新恩,但我的旧识积习终究难以改变。算了吧,我还是乘舟漂浮在海上,暂且如此度过余生。

注释

此词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王文浩《苏诗总案》卷四十三谓本年四月得秦观书,并作答。少游:秦观的字,曾作《千秋岁》(水边沙外)。次韵: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

天外:《文选》卷15,张平子《思玄赋》:“廓荡荡其无涯兮,乃今窥乎天外。”苏轼时在琼州(今海南岛),故言岛边天外。

丹衷:犹言“丹心”。

苍玉佩、黄金带:指朝廷命官所佩的饰物。此喻声情之惨怛。

一万里二句:时苏轼居海南,距京城甚远,故云。长安,今陕西西安,汉唐时京都。此当指北宋京都汴京 (今河南开封)。

天:喻皇帝。

君命:指君王的命令。臣节,人臣的节操。

觊(jì):希图、冀望。

已矣:算了、罢了。

桴(fú),小筏子。恁(rèn),这样。

参考资料:

1、王水照,王宜瑗.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167-168

千秋岁·次韵少游创作背景

  秦观于绍圣四年(1097年)在衡州遇到了在这里做知府的孔平仲(毅甫)。因境遇相同,秦观向他赠送了旧作《千秋岁》词。孔平仲他读了这首词以后,步原韵和词一首。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秦、孔二人所作的《千秋岁》传到了远谪琼州的苏轼那里。苏轼有所感,亦作和词一首。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厓山杂诗 其二

明代陈献章

北风半夜卷沧溟,杖屦船头候晓晴。满目寒云吹不散,一帆细雨湿汤瓶。

偈颂三十首

宋代释印肃

捏不成团拨不开,何须南岳又天台。

六根门首无人用,惹得胡僧特地来。

宋宗庙登歌八首 其七 高祖武皇帝歌

两汉佚名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抚运桓扰。功并敷土,道均汝坟。

止戈曰武,经纬称文。鸟龙失纪,云火代名。受终改物,作我宋京。

赋得琼岛春云送戴廷礼还乡

明代韩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阆苑红云片片新。晴带轻烟迎彩仗,暖浮苍蔼护朱轮。

望中误起河阳恨,梦里还疑楚水春。最是六街过雨后,独留青影送行人。

送宋承旨归觐大母刘太夫人

薛似宗

远冲风雪渡钱塘,欲趁春风到故乡。

百岁报刘知日短,一身许国喜心长。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

宋代汪炎昶

游戏壶天岁月深,人间又见谪仙人。镜中商岭飘萧发,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轻冕绂,伏波老未厌风尘。输君物外全双美,洛社耆英汉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