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孟浩然的诗 > 登望楚山最高顶

登望楚山最高顶

[唐代]:孟浩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登望楚山最高顶译文及注释

译文

观山水重在形势之胜,襄阳之美超过会稽。

只有最高的望楚山,先前从未来攀陟。

石崖峭壁疑是刀削而成,众山同它相比全都太低。

晴朗的日子一经登上峰顶,极目远眺果然无边无际。

云梦泽只有手掌一样窄小,武陵源在繁花掩映中扑朔迷离。

黄昏后骑马下山归来,透过藤萝明月映在深溪里。

注释

望楚山:在湖北寰阳。传说周时,秦与齐、韩、魏攻楚,曾登此山以望楚,故名。

形胜:优美的风景。

会(kuài)稽(jī):地名,秦置会稽郡,治所在吴县,地当在今江苏东南部及浙江西部。隋开皇九年(589)析山阴县置会稽县,唐因之。

攀跻(jī):攀登。

登陟(zhì):登上。

端倪:边际,头绪。

云梦:泽名。

武陵:此处当代指桃花源。

萝月:藤萝间的明月。

参考资料:

1、孟浩然著.孟浩然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05:第43-44页

2、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邓安生,孙佩君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孟浩然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8-9页

登望楚山最高顶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年(732),诗人游吴越回襄阳,不久,他登览了襄阳城南的望楚山。环目四顾,一股对家乡的赞美之情油然升起,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孟浩然著.孟浩然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05:第43-44页

2、何大华,王泽时策划;凡夫撰文;周解民绘画.诗画襄阳:珠江文艺出版社,2010.09:第53页

孟浩然简介

唐代·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 孟浩然的诗(286篇)

猜你喜欢

明代张天赋

村村开玉树,处处绽银花。始信乾坤富,谁人说大家。

读吴汉槎秋笳集有作 其二

清代屈大均

黄鹄歌声苦,何殊汉细君。蛾眉抛白草,凤翮堕青云。

肉酪调斋饭,毛毡制战裙。雪花如掌大,持打皂雕群。

送家巩宁

清代陈恭尹

家世儒官独典军,紫髯三十坐高轩。战旗指处无坚垒,仕路从来有孟门。

剑长涩苔收杀气,马骄沙草散蹄痕。旧时赠客金钱尽,更向谁人受此恩。

元基席上再送士仪

明代萧显

离席因君荐木桃,碧缸新酒泻春涛。诗盟递结东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帘动午风花气暖,几当晴日篆烟高。狂歌亦是骊驹曲,三叠阳关意未豪。

颂古二十八首 其三

宋代释道川

蝴蜂休恋旧时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来无走路,痴心要上白牛车。

门前羊鹿权为喻,室内啀喍总是讹。蓬㶿臭烟相恼处,出身不用动干戈。

题徐高士祠诗 其二

韩雍

青云梦里谢夔皋,懒受玄纁制锦袍。贫贱不荒三径业,轻肥应薄五陵豪。

江湖寂寞流风远,光岳晶荧间气高。过客纷纷吊遗迹,谁轻名利等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