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唐代]:杜牧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中一作:衷)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中一作:衷)
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译文
多少感慨从内心涌上不能自已,一声画角夕阳照在楼头。
对着碧山整日思念无尽,到哪年愁恨可与芳草一同罢休?
睫毛就在眼前却总是看不见,大道本非身外还去何处求?
有谁能够比得上你张公子,以上千首诗篇蔑视那万户侯。
注释
九峰楼:在今安徽贵池东南的九华门上。一作“九华楼”。
百感:指内心种种复杂的情感。中:一作“衷”,指内心。
芳草:象征贤者。即:一作“始”。
长:一作“犹”。
得似:能像,能比得上。张公子:指张祜。
轻:作动词,轻视、蔑视的意思。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23
2、吴 鸥.杜牧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94-95
3、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75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至六年(846年)杜牧池州刺史任上。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秋天,张祜从丹阳寓地来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两人遍游境内名胜,以文会友,交谊甚洽。此诗即作于此次别后。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75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74-1076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诗(438篇) 〕
宋代:
赵蕃
思人几作访茶山,竹密如云不敢删。未觉风流成岁远,政繇伯仲力追还。
长公旧日曾一识,末路后来遭百艰。邂逅探囊得行记,赠公试遣略承颜。
思人幾作訪茶山,竹密如雲不敢删。未覺風流成歲遠,政繇伯仲力追還。
長公舊日曾一識,末路後來遭百艱。邂逅探囊得行記,贈公試遣略承顔。
明代:
王恭
官槐夹道暮鸦鸣,匹马那堪客帝京。红烛夜窗千里梦,青山明月异乡情。
白门寺里霜钟断,金水桥头晓漏清。陌上相逢空借问,几人争识马周名。
官槐夾道暮鴉鳴,匹馬那堪客帝京。紅燭夜窗千裡夢,青山明月異鄉情。
白門寺裡霜鐘斷,金水橋頭曉漏清。陌上相逢空借問,幾人争識馬周名。
宋代:
王义山
癖到膏盲药不医,把泉煮石炼成诗。
齿根更着雪来嚼,吟过海关又一奇。
癖到膏盲藥不醫,把泉煮石煉成詩。
齒根更着雪來嚼,吟過海關又一奇。
明代:
邝露
长城万馀里,宫阙入浮云。飂风驱秋雁,榆黄华叶陨。
羲和无停轨,颓光惨萧辰。断尾掉泥涂,无为豢牺牲。
長城萬馀裡,宮阙入浮雲。飂風驅秋雁,榆黃華葉隕。
羲和無停軌,頹光慘蕭辰。斷尾掉泥塗,無為豢犧牲。
宋代:
冯去非
江湖曾是饮清波,笔染霜华秋最多。
梦里诵君新句子,觉来无奈月明何。
江湖曾是飲清波,筆染霜華秋最多。
夢裡誦君新句子,覺來無奈月明何。
宋代:
王庭圭
幡竿插入千岩底,鸟语飞来绝壁间。洞口行人迷处所,不知钟梵锁孱颜。
幡竿插入千岩底,鳥語飛來絕壁間。洞口行人迷處所,不知鐘梵鎖孱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