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魏晋]:陶渊明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隐居茅舍掩行迹,远与尘世相隔绝。

无人知晓来眷顾,白天柴门常关闭。

年终寒风正凄冷,天空阴暗整日雪。

侧耳倾听无声响,放眼户外已皎洁。

劲峭寒气侵襟袖,粗茶淡饭常空设。

房中空荡显凄凉,竟无一事可欢悦。

千年古书皆阅览,时时读见古义烈。

高尚德操不敢攀,只想守穷为气节。

坦途大道若不走,隐居躬耕岂算拙?

我寄深意在言外,志趣相合谁识别!

注释

癸卯岁:即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癸卯,天干地支之一。从弟:堂弟。敬远:即陶敬远,陶渊明的堂弟兼表弟。其生平事迹不详,据陶渊明的《祭从弟敬远文》可知,其人逝世于义熙七年(411年),年纪不过三十刚出头(“年甫过立”)。他比陶渊明大约要小十五六岁。

寝迹:埋没行踪,指隐居。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居室。

邈(miǎo):远。世:指世俗,官场。绝:断绝往来。

顾盼:犹言看顾、眷顾。莫:没有人。

荆扉(fēi):用荆条编成的柴门。

翳翳(yì):阴暗的样子。经日雪:下了一整天的雪。

倾耳:侧耳细听的样子。无希声:没有一点声音。希:少。《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声曰希。”

皓(hào)已洁:已皓洁。副词“已”插入两个形容词之间,是一种修辞方式。皓:白,明。

劲气:猛烈的寒气。

“箪(dān)瓢”句:意思是说,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日子也很难得,我(们)箪瓢常空,无食可陈于面前。箪瓢:即箪食瓢饮。箪:竹编的盛饭容器。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

回:指孔子学生颜回。谢:辞绝。屡:经常。设:陈设。

萧索:萧条,冷落。空宇:空荡荡的房屋。形容一无所有。

了无:一点也没有。可悦:可以使人高兴的事情。

遗烈:指古代正直、刚毅、有高尚节操的贤士。

谬(miù):误,谦辞。固穷节:固守穷困的气节。《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平津:平坦的大道,喻仕途。津:本义为渡口,这里指道路。苟:如果。由:沿看,遵循。

栖迟:游息,指隐居。《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讵(jù):岂。

一言外:一言之外。一言:指上面四句话。外:意思是除四句话外还有很多的未尽之意。

契(qì):契合,指志同道合。别:识别。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24-127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当时陶渊明三十九岁。此前二年,即隆安五年(401年),陶渊明似曾出仕于江陵,旋丁母忧归家。这首诗即丁忧家居时之作。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02-503

陶渊明简介

唐代·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 陶渊明的诗(216篇)

猜你喜欢

梦夫容 鸳湖放棹

沈轶刘

夗央湖畔梦。载春魂,乍听橹声入冻。夜来云破,吴榜晚寒重。

渚光流素汞。银蟾筛漏青缝。逗向微茫,又金貂贳酒,溪店翠帘动。

枯鱼过河泣

明代于慎行

福集岂无端,祸臻亮有由。枯鱼过河泣,悔从鲸鳄游。

扬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涛作风雨,喷浪成山丘。

题李卫公待渡图

清代李锴

太原公子方隶军,药师却渡黄河津。津头萧萧风雪暮,亦是寻常行路人。

惊龙怒虎易形似,难画英雄当此际。常山太华隐欲动,千尺光芒垂至地。

宋代方岳

马令园中本,移来村墅中。

太官令却献,黄帕不来封。

病中惊雨起作二首 其二

卢青山

衾中起卧两惶惶,奈汝羁怀不可降。收作梦魂才一点,散于夜色复千方。

遥思矮屋空山里,旧有斜窗断烛光。今夜此光驰万里,迢迢来照鬓髯长。

临江仙 其一

宋代周紫芝

水远山长何处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损沈休文。

忍将秋水镜,容易与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