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陆机的诗 > 赴洛道中作

赴洛道中作

[魏晋]:陆机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赴洛道中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家远游过山川,山山水水长又宽。

挥鞭策马登峻岭,提缰徐行过平原。

夜宿形影自相伴,晨起含悲又向前。

收缰驻马悬崖下,侧耳倾听悲风响。

露珠坠下闪清辉,明月皎皎多晴朗。

抚几久久不能寐,披衣独自心怅惘。

注释

修:长。

振策:挥动马鞭。

陟(zhì):登上。

崇丘:高丘、高山。

案辔:按辔,谓扣紧马缰使马缓行或停止。

遵:沿着。

平莽:平坦广阔的草原。

夕:傍晚。

抱影:守着影子。

寐:入睡。

徂(cú):往,行走。

衔思:心怀思绪。

顿辔:拉住马缰使马停下。

倚:斜靠。

嵩岩:即指岩石。嵩,泛指高山。

清露:洁净的露水。

素辉:白色的亮光。

一何:多么。

朗:明亮。

振衣:振衣去尘,即指披衣而起。

参考资料:

1、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昭明文选译注 第三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142-144

赴洛道中作创作背景

  陆机的祖父陆逊是三国时吴国的丞相、父亲陆抗是大司马。在吴国灭亡后,他于太康十年(289年),即二十九岁时,与弟弟陆云离开家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赴洛阳。《赴洛道中作》二首作于他赴洛阳途中。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389-391

陆机简介

唐代·陆机的简介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 ► 陆机的诗(230篇)

猜你喜欢

赠吴孝父归黄山

明代区大相

黄山连碧虚,上有轩辕居。丹台久芜没,何客此结庐。

结庐独长往,早发金庭想。高揖曹阮辈,炼药恣偃仰。

汎湖

元代龚璛

五湖何所如,来往一舟虚。水彻晴明际,人游开阖初。

青尊浮世事,白发顺风梳。岂必行天下,好奇归著书。

和闽帅

宋代许应龙

龙飞天子揽英雄,旧德欣逢泰道通。

丹诏果然颁北阙,彩舟行矣驾东风。

次韵杨侯见送游五峰

宋代郭祥正

飘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谁知冷似秋。为在深云更深处,手提白羽看泉流。

雪中赏红梅奉次涯翁先生时邃翁携酒共饮怀麓堂二首 其二

明代邵宝

江南春色渺无涯,借得芳枝似酒赊。点染已经元老手,品题还许大方家。

丹心独对年年树,玉貌空传处处花。雪夜门深清梦远,敢将桃李向人誇。

钱叔宝七十岁宴为文沽所役忽忽不暇存故人除夕把盏始悟叔宝七十诞辰遂成一律烧烛书之亦不暇辨为何语也

明代王世贞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骊珠月向晦时悬。

碧桃送实符同至,苍柏将图酒并传。手理蠹鱼千万卷,可能三度蚀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