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歌
[宋代]:吴潜
南州六月天不雨,千里川原成赤土。
禾黍盈畴强半枯,桔槹遍野民劳苦。
望云仰见日在天,旱魃肆虐如焚煎。
冯夷匿渊恐波竭,夸娥走海愁山然。
天外悠然片云起,倏忽走腾八埏里。
猛风惊电白昼昏,霹雳一声蛟蜃起。
马上谁把天瓢倾,须臾陆地波涛生。
禾黍芃芃复故秀,群黎载道生欢声。
秋来尚见时丰阜,会须售粲三钱斗。
官家燮理当有人,太史还看书大有。
南州六月天不雨,千裡川原成赤土。
禾黍盈疇強半枯,桔槹遍野民勞苦。
望雲仰見日在天,旱魃肆虐如焚煎。
馮夷匿淵恐波竭,誇娥走海愁山然。
天外悠然片雲起,倏忽走騰八埏裡。
猛風驚電白晝昏,霹靂一聲蛟蜃起。
馬上誰把天瓢傾,須臾陸地波濤生。
禾黍芃芃複故秀,群黎載道生歡聲。
秋來尚見時豐阜,會須售粲三錢鬥。
官家燮理當有人,太史還看書大有。
唐代·吴潜的简介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 吴潜的诗(493篇) 〕
:
金鉴才
淇园谁植露中枝,影落沧波有所思。江上纶竿高士钓,庭前竹马小儿骑。
到阶暮色重重积,穿户斜光寂寂移。莫道已临天尺五,潇湘风雨不胜悲。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潇湘風雨不勝悲。
:
赵善括
驹隙匆匆不暂留,谁能宴坐学裴休。
君携嘉客江亭醉,我泛扁舟楚泽秋。
駒隙匆匆不暫留,誰能宴坐學裴休。
君攜嘉客江亭醉,我泛扁舟楚澤秋。
唐代:
王翰
白云天际闲舒卷,却似摇摇行子心。云气有时还变灭,子心无日不登临。
高林度过含疏雨,远岫飞回落晚阴。不羡梁公为令子,但存忠孝古犹今。
白雲天際閑舒卷,卻似搖搖行子心。雲氣有時還變滅,子心無日不登臨。
高林度過含疏雨,遠岫飛回落晚陰。不羨梁公為令子,但存忠孝古猶今。
明代:
王恭
红烛离堂酒半醒,骊歌今夕若为听。故人好是身随桂,浮客空嗟迹类萍。
花屿晚钟湖上别,凤台春树梦中青。应知昼绣长林下,白首还来到玉瓶。
紅燭離堂酒半醒,骊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随桂,浮客空嗟迹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别,鳳台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