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阴贱璧的成语故事


贵阴贱璧

拼音guì yīn jiàn bì

基本解释贵重光阴甚于玉璧。比喻时间的宝贵。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暂未找到成语贵阴贱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贵阴贱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月明如水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
流离琐尾 《诗经 邶风 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自我批评 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
鉴影度形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2回:“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一齐摆出仔细瞧看,或者寸纸,或者只字,鉴影度形,一概俱无,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珠宫贝阙 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捞一把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他就想再捞一把,可是越捞越深。”
走南闯北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鸿儒硕学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画地为牢,议不入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